发表时间: 2019-06-20 17:44:14
作者: 上海都泰成像技术有限公司
浏览:
国务院发表的《中国交通运输发展》白皮书,介绍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有关情况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一共投入了35800亿元,建成3万公里铁路。到2016年底,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.4万公里,特别是高铁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,高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万多公里,运营里程占到全世界高铁总量的65%左右,
如此庞大的铁路网,怎样保障它的安全运行,其中监控技术是必不可少的。高清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能够确保昼间监控图像清晰,设备运行稳定,但夜间低照度的条件下,监控设备不能提供清晰的视频图像,甚至多数监控设备在夜间处于“失明”状态。
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》、《京沪高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及设备配置会议纪要》等标准规范规定了铁路使用夜视功能的场景,《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(V1.0)》也对低照度、热成像摄像机提出了技术要求,但却因设备价格、工程投资、建设标准、外部环境、装备水平等因素,以及监控设备在清晰度、动态范围、监视距离等方面存在问题,致使夜视效果不佳。目前,京石、长昆、津秦、大西铁路及在建铁路基本采用低照度、宽动态摄像机解决弱光或夜间的视频监控问题,部分也采用红外摄像机(主动补光型)。弱光或夜间场景的视频监视区域主要包括区间机房室外、正线巡视、隧道洞口、车站咽喉区、公路跨铁路桥区、隧道桥梁救援疏散通道、联络线与正线连接点、车站售票厅、进出站厅、站前广场等处。
低照度、宽动态的可见光摄像机可实现一定照明下的视频监控,红外摄像机(主动补光型)可以在黑夜中实现一定范围的视频监控,但是他们的局限性非常明显,几种类型产品拍摄效果对比如下:
图一:低照度、宽动态摄像机拍摄的画面 图二:主动补光型红外摄像机拍摄的画面